网上有关“祖冲之的故事 100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祖冲之的故事 100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从公元494年到500年间,江南一带又陷入战火。对于这种内忧外患重重逼迫的政治局面,祖冲之非常关心。大约在公元494年到498年之间,他担任长水校尉的官职。当时他写了一篇《安边论》,建议政府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增强国力,安定民生,巩固国防。齐明帝看到了这篇文章,打算派祖冲之巡行四方,兴办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业。但是由于连年战争,他的建议始终没有能够实现。过不多久,这位卓越的大科学家活到七十二岁,就在公元500年的时候去世了。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一天晚上,祖冲之躺在床上想白天老师说的“圆周是直径的3倍”这话似乎不对.
第二天早,他就拿了一段妈妈绱鞋子的绳子,跑到村头的路旁,等待过往的车辆.
一会儿,来了一辆马车,祖冲之叫住马车,对驾车的老人说:
“让我用绳子量量您的车轮,行吗?”老人点点头.
祖冲之用绳子把车轮量了一下,又把绳子折成同样大小的3段,再去量车轮的直径.量来量去,他总觉得车轮的直径没有1/3的圆周长.
祖冲之站在路旁,一连量了好几辆马车车轮的直径和周长,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
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在他的脑海里萦绕.他决心要解开这个谜.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祖冲之研究了刘徽的“割圆术”.所谓“割圆术”就是在圆内画个正6边形,其边长正好等于半径,再分12边形,用勾股定理求出每边的长,然后再分24、48边形,一直分下去,所得多边形各边长之和就是圆的周长.
祖冲之非常佩服刘徽这个科学方法,但刘徽的圆周率只得到96边,得出3 .14的结果后就没有再算下去,祖冲之决心按刘徽开创的路子继续走下去,一步一步地计算出192边形、384边形 ? 以求得更精确的结果.
当时,数字运算还没利用纸、笔和数码进行演算,而是通过纵横相间地罗列小竹棍,然后按类似珠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祖冲之在房间地板上画了个直径为1丈的大圆,又在里边做了个正6边形,然后摆开他自己做的许多小木棍开始计算起来.
此时,祖冲之的儿子祖 ? 已13岁了,他也帮着父亲一起工作,两人废寝忘食地计算了十几天才算到96边,结果比刘徽的少0 .000002丈.
祖 ? 对父亲说:“我们计算得很仔细,一定没错,可能是刘徽错了.”祖冲之却摇摇头说:“要推翻他一定要有科学根据.”于是,父子俩又花了十几天的时间重新计算了一遍,证明刘徽是对的.
祖冲之为避免再出误差,以后每一步都至少重复计算两遍,直到结果完全相同才罢休.
祖冲之从12288边形,算到24567边形,两者相差仅0 .0000001.祖冲之知道从理论上讲,还可以继续算下去,但实际上无法计算了,只好就此停止,从而得出圆周率必然大于3 .1415926,而小于3 .1415927.
很多朋友知道了祖冲之计算的成绩,纷纷登门向他求教.之后,祖冲之又进一步得出圆周率的密率是355/113,约率是22/7.直到1000多年后,德国数学家鄂图才得出相同的结果.
我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是什么?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下面是我整理的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祖冲之是我们国家南北朝的一名数学家、天文学家,他是河北涞源人,最大的成就就是计算了圆周率。
在秦汉之前,径一周三就是那会儿的圆周率,但是误差非常地大,后来发现圆周率应该是径一周三而有余,但是余数大小无法确定,后来,刘徽发明了割圆术,求出了圆周率是3.14,而且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圆内切的正多边形边数越多的话,圆周率就会越来越准确。
祖冲之究竟是根据什么方法得出的圆周率,现在没有办法进行考证,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个非常有毅力,很聪慧的人。
祖冲之实事求是,亲自检验历法,在他33岁的`时候编制了《大明历》,由此就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祖冲之在科学发明上是个多面手,他造过一种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又造过“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我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举例如下所示。
一、祖冲之
祖冲之出生在公元429年,正当南北朝刘宋王朝时代。他是个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有许多卓越的成就,其中之一就是圆周率的计算。
二、华罗庚
华罗庚正当他求学时,父亲店铺生意日见萧条,无力供他继续读书了,他只好辍学看柜台。他利用一本代数、一本几何、一本只剩50页的微积分开始了自学。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守着小油灯一遍遍地演算。
后来他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得到了数学泰斗熊庆来的赏识,很快把他介绍到清华园,安置在自己身边。
三、秦九韶
南宋数学家,1247年完成著作《数书九章》,其中中国剩余定理、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高次方程正根的数值求法)是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
四、杨辉
中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他在我国古代数学史和数学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杨辉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著述,其著名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这些著作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数学宝库,为数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五、熊庆来
熊庆来字迪之,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息宰村。熊庆来热爱教育事业,为培养中国的科学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潜心于学术研究与著述,编写的《高等数学分析》等10多种大学教材是当时第一次用中文写成的数学教科书,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近代数学研究机构。
关于“祖冲之的故事 100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朴顺网的签约作者“寒梅”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祖冲之的故事 100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祖冲之的故事 100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从公元...
文章不错《祖冲之的故事 100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