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逻辑关系分类教案

网上有关“中班逻辑关系分类教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班逻辑关系分类教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注重启蒙性、生活化,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树叶的分类”,欢迎阅读。

  中班数学教案:树叶的分类

  教学目标

 1、理解单数与双数的实际意义,有一定的数数、统计和比较等应用数学的能力。

 2、学会观察树叶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树叶的认识。

 3、在活动中能体验到同伴间学习的乐趣,培养合作的精神。

  教学准备:

 每人一份树叶(叶柄)、一张表格、一只笔、展示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下面我请小朋友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的听好了。听他来了。(听完后)接下来,有哪位小朋友已经听出,

 2.老师今天请来的这位小客人是谁呢?请小朋友来告诉老师。

 教师:大家都很聪明,都听出了这是树叶。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找一找 ,树叶里有哪些秘密呢?

 二、对叶片的统计与分析

 1、教师示范

 教师:下面我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数一数,老师手上的这一根叶柄上有几枚小叶片?

 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跟老师一起数一数,好吗?

 教师:好了,刚刚小朋友们与老师一起数了老师叶柄上的小叶片有几片。

 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数一数,然后把数好的小叶片数量记录下来。

 2、幼儿示范

 教师:这么多的叶片,你是怎么数的?小朋友用了很多种方法数叶片,你认为那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小结:生活中我们在数量较多的东西时,有很多种方法,小朋友可以采用最适合你的方法,将东西数得又快又准确。

 3、分析探索叶片的单双数的规律

 教师:老师刚才发现让小叶片两片、两片做好朋友这种方法很有趣,我们一起用这种方法在来数一数。

 三、讨论分析: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有的树叶,它的叶片两片、两片都找到了好朋友:有的还剩下一片没找到朋友。)

 四、树叶分类:

 教师:这里有两张表格,我们把都能找到好朋友的叶片送到这张表格里.把还剩下一片

 没有找到朋友的叶片送到另外的一张表格里,看看会发现什么秘密。

 五、统计数字:

 教师:都能两片、两片成为好朋友的叶片,上面小叶片的数量各是多少?还剩下一片没有找到好朋友的叶片,上面小叶片的数量又各是多少?

 六、分析两类数字的特点:

 1.觉得:老师发现有些树叶宝宝都有一个好朋友,而有些只有一个人。你看数字6宝宝,他们有3对好朋友,而数字7宝宝,却多出了一个宝宝。所以你们觉得数字宝宝中有什么秘密呢?

 2.教师:你看6、8、10、12、14这些数是什么数?7、9、11、13、15这些数是什么数呢?他是不是能两个、两个的凑成相同人数的呢?还是不能。

 3.教师:小朋友都发现了这个秘密,老师觉得6、8、10、12、14这些数是双数,因为他们能刚好能两个、两个的分好。7、9、11、13、15是单数。(讨论10以上的单双数。)讨论发现:已经学过的单双数规律同样适用于10以上的数字,拓展已有经验。

关于“中班逻辑关系分类教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8)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益俊浩的头像
    益俊浩 2025年10月28日

    我是朴顺网的签约作者“益俊浩”

  • 益俊浩
    益俊浩 2025年10月2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班逻辑关系分类教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班逻辑关系分类教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教材...

  • 益俊浩
    用户102804 2025年10月28日

    文章不错《中班逻辑关系分类教案》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朴顺网@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