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小水车的科学原理及功能是什么

网上有关“自制小水车的科学原理及功能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自制小水车的科学原理及功能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不知道小朋友们在看到水车时会不会觉得很神奇呢?仅仅靠水的流动,水车就能够转动。但其实,在蒸汽与电力发明之前,水是主要的动力。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我们的第二个实验——自制一个简易的小水车,看看如何利用水的力量轻松的就能把金属垫圈吊起来。是的,你没有看错,我们自己也能做水车。那就跟我一起来吧!

(扫描文末二维码观看完整视频哦!)

首先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所需的实验材料

塑料轴X1 一次性塑料杯X2

塑料吸管X1 强力宽胶带X1

牙线X1 金属垫圈X1

2升或以上的空饮料瓶X1

剪刀 美工刀

好,开始我们今天的实验。

首先

将一次性杯子与杯口齐平的情况下,剪出一圈塑料环,并将塑料环裁成六块与事先准备好的线轴等高的长方形。

接着

用胶带把这6块长方形,也就是水车的叶片,等距离地粘贴到线轴上。并将一根吸管从线轴中间穿过去,用胶带粘牢固定。

接下来

我们需要把大饮料瓶的顶端裁掉,留下一个直立开口的“水罐”。剪掉开口后,在水罐的边缘剪出位置相对的小V形口子,以便我们可以将吸管放在上面。

请注意:以上两个步骤需要大人的帮助。

然后

我们需要在水罐靠近底部的地方戳几个洞,这样水就会流出来,不会积攒在罐子里了。

紧接着

我们需要在吸管的一头缠一圈胶带,再把牙线紧紧地系在胶带外面,留出来的线的长度要比水罐的高度稍微长一点。将线的另一头系在垫圈上(也就是绳子吊着垫圈)。

并将转轮(穿了吸管的线轴)水平地放在V形口子上。

到这里,我们的准备步骤就已经做完啦!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水罐放到水龙头下方(考虑到拍摄效果,小Q我选择自己倒水),让水流完成剩下的工作了!

PS:如果不是放在水池中,记得拿个盘子或者大碗装哦,不然可是会弄得到处都是水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个实验充分展现了工程动力学的原理。当自来水的水流打在转轮的叶片上,向下推动叶片,轮子就开始转起来。

这时,吸管也会随之转动,将细绳缠绕起来,就把沉甸甸的金属垫圈吊起来了。

怎么样,做完这个实验是不是感觉自己涨了知识?不仅对水车的转动原理有了了解,还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小水车,虽然可能没有那么好看,但自做的就是最棒的!

十万个为什么小实验简单

可做浮沉子

1)照图将罐头瓶灌入多半瓶水,小瓶内灌入少量水,拧上瓶盖,放入罐头瓶水中,使其漂浮(小瓶倒置,使体积的左右露出水面),如图1

(2)用弹性薄膜盖在瓶口,拉平,用细线扎住,

实验方法:

(1)用手向下按薄膜,观察罐头里小瓶浮沉情况。

(2)松手后,观察小瓶浮沉情况。

十万个为什么小实验简单:我们准备一个1.5瓦的小灯泡,3个柠檬、电线和几个回形针来做一个实验!我先把电线分为6段,把两旁的绝缘塑料皮剥掉,然后把柠檬放在桌上揉,使它的果肉变得更软些,再将回形针与电线插入柠檬果肉中。最后用电线将所有柠檬连接起来,然后将电线的首尾两端与小灯泡的底部连起来,过了一会小灯泡亮了。

《十万个为什么》是苏联科普作家米·伊林的代表作,书名取自英国小说家和诗人、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诗句:“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出版于1929年,并在短时间内迅速被译介到中国,且出版单位众多,对我国的科普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老一代的科普作家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许多科普作家,都从米·伊林的作品中受益。

关于“自制小水车的科学原理及功能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乐海的头像
    乐海 2025年11月04日

    我是朴顺网的签约作者“乐海”

  • 乐海
    乐海 2025年11月0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自制小水车的科学原理及功能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自制小水车的科学原理及功能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 乐海
    用户110406 2025年11月04日

    文章不错《自制小水车的科学原理及功能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朴顺网@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